中国高校产业:历史、现状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1-11-21浏览次数:3983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高校产业历史简要回顾和现状描述,分析了高校产业功能的演变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探讨了目前高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功能定位、企业投资主体和产业方向选择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院校:高校产业;发展趋势   

一、高校产业发展的渊源与历史   

高校最初的企业,是一些小印刷厂和招待所,作为学校正常运转的后勤保障。工科院校办了实习工厂,农林院校办了实习农场、林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知社会、认知生产。可以说大学一诞生,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从业人员亦较少的产业就应运而生了。高校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发展史可由20世纪50年代算起,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高校产业的初始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高校产业从渐成气候到方兴未艾,为科技产业应运而生的发展阶段。   

回顾高校产业的历史,有一条清晰的演化路线;运转保障系统→政治任务→“创收”→服务社会。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高校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和升级。高校企业性质变化的趋势是:科技型企业比重逐步上升,商贸型企业比重逐步下降,学校独资企业比重逐步下降,无法人资格的院系办企业比重逐步下降。   

二、高校产业发展现状评析   

(一)中国高校产业概况   

2000年全国671所普通高校创办校办企业5451个,其中364所学校创办科技型企业2097个,占全部企业的38.47%;其他类型企业3351个,占全部企业的61.53%。从经营性质来看,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为1995个,占36.6%;从事商贸的企业846个,占15.56%;从事其他经营方式的企业2607个,占47.8%。从投资性质来看,学校独资企业4793个,占企业总数的87.93%;国内联营企业556个,占10.20%;外资合营企业102个,占1.87%。从对企业隶属管理关系上看,由学校管理的企业为4217个,占77.36%;由校内院、系、所管理的企业1234个,占22.63%。   

(1)高校产业经营状况。2000年度全国高校产业销售(经营)收入484.55亿元,比1999年增加了105.52亿元,增长率为27.84%,其中科技型企业销售收入368.12亿元,占总额的75.97%。2000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销售收入已达15964亿元,而高校科技企业的销售收入只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的2.3%。考虑到对高校产业统计中对高校科技型企业口径界定的模糊和过宽,这个比例还要小。这从一个方面说明,高校虽然拥有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资源,已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但高校科技产业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仍然较小,高校科技企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销售收入前五位的省、市(北京、上海、江苏、天津、辽宁)销售收入共计332.61亿元,占全国高校产业销售收人总额的68.64%。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学校共计112所。实现销售(经营)收入433.72亿元,占销售收入总额的89.51%。即1/6的高校完成了销售收入的90%,5/6的高校企业效益不理想。销售(经营)收入过亿元的学校有10所,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石油大学(华东)、南开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   

2000年全国高校企业实现利润45.64亿元,比1999年增长15.11亿元,增长率为49.49%其中科技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43亿元,占实现利润总额的77.63%,比1999年增长13.87亿元,增长率为64.33%。利润总额突破亿元的十省、市(京、沪、津、辽、陕、苏、黑、川、浙、鄂)的高校企业完成了全国利润总额的88.67%。   

2000年全国高校产业共实现净利润36.04亿元,比1999年增加10.14亿元,增长率为39.15%。其中科技型企业实现净利润28.03亿元,比1999年增长9.99亿元,增长率为55.38%,占实现净利润的77.77%。   

2000年全国高校产业对学校回报16.85亿元,比1999年增加了0.86亿元,增长率为5.38%。在企业对学校的回报中,上交学校利润10.36亿元,返还学校工资费用等6.49亿元。学校独资企业上交学校的利费共计13.91亿元,占上交学校利费总额的82.55%。   

2000年全国高校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25.42亿元,比1999年增加8.84亿元,增长率为53.32%。其中学校独资企业纳税16.09亿元,占全国高校产业纳税总额的63.30%。   

2000年全国高校产业为社会创造的净利润和缴纳的各种税金总计为61.46亿元,比1999年增加了18.98亿元,增长率为44.64%。其中学校独资企业创造净利润和缴纳的各种税金共计35.50亿元,占高校企业对社会回报总额的57.76%。   

(2)高校产业人员状况。截止到2000年底,高校产业在册职工人数共计23.8万人,其中科技人员7.8万人,占高校企业人员总数的32.79%(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20922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33592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39.08亿元(人均月工资为1368元)。   

2000年度校办企业接纳学生实习人数达78.19万人次,累计工时16104.7万小时。此外,校办企业还参与了硕士、博士的培养工作。2000年度参与培养博士生1021名、硕土生3471名。   

(3)高校产业资产状况。全国高校5451个校办企业的注册资金总额为172.65亿元,学校实际投入资本金187.75亿元,资产总额736.25亿元,负债369.12亿元,所有者权益367.13亿元(比1999年增长55.88%)。全国高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0.12%,较1999年略有下降。在全国5451个校办企业中,其中2097个科技型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为129.31亿元,学校实际投入资本金142.42亿元。全国高校科技型企业的资产总额为577.41亿元.负债276.34亿元,所有者权益301.07亿元(比1999年增加132.87亿元,增长率为78.99%)。全国高校科技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47.86%,较1999年有所下降。   

(二)高校产业发展评析   

从总体上看,高校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大,科技产业处于全面发展的初期。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突破,相当一批科研成果仍停留在发表论文和鉴定结论上,二是有利于高校高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机制和人文环境尚未真正形成。三是高校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经济总量偏低,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不多,显示度不够。但是,近年来,高校产业发展出现结构高度化的趋势。   

一是高校的产业呈现升级趋势,科技型企业日益显示其特有的功能。高校企业追求科技的本质在于科技的高附加值水平,当校办企业的一般技术层次经营活动难以取得高利润甚至一般的利润水平时,科技产业化就成了必然的选择。高校科技产业化的动力来源,乃是对利润的追求(不论是当期利润还是预期利润),这是高校兴办科技产业、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原始冲动。   

二是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开始涌现。不少高校顺应形势要求,加强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改组改制、资源整合,逐步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并形成一定规模效益的股份制企业。一所大学有了一两个大的企业,再利用这些大企业来引资,转化科技成果,使得那些被孵化的高新技术小公司有退出和发展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现有企业中有5%的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开始形成,高校上市公司日益增多。高校板块的上市公司是高校企业的佼佼者。1993年,由复旦大学控股的上海复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开我国高校上市公司先河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科技企业走上了上市融资、寻求跨越式发展的道路。高校上市公司依托名校背景,在筹集资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在生产力开发和企业动作等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上市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2年3月1日,高校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在深沪上市的有29家,在香港上市的有5家,正准备上市的还有二十多家。   

四是大学科技园区加快建设。高校为加快孵化高技术中小企业,营造学校科研、教学的良好环境,在学校周边或在当地高技术开发区内建立一批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标志着高校不参股的大学衍生企业将大量产生。2001年3月,科技部、教育部对先后参加试点工作的二十多所大学科技园进行评审、正式授予22个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标牌。据对这些大学科技园的初步统计,它们所依托的高校67所,共投入资金170.65亿元,其中吸引社会资金约130亿元,地方和高校投入约40亿元,两部引导资金仅1500万元;科技园通过盘活校内及周边的现有建筑,已投入使用的孵化场地近100万平方米,现已入驻企业2778家,其中新注册的1763家,有459家即将育成出园;这些企业的从业人员68407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4813个,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2191个,申请各类专利9184项(其中已授权专利3482项);2000年园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7亿元,比1999年的134亿元增长92%。   

2002年4月上旬,科技部、教育部进行了第二届国家大学科技园评审工作。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等21个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单位接受了评审。   

三、中国高校产业发展趋势   

(一)高校企业体制弊端分析   

高校孵化科技企业,有违科技与经济分工协调的基本规律。科技、教育、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但是社会系统的功能性分工、协作机制并没有消亡,专业化依然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率的主要方式。高等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以教育、科研为主要任务,以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和价值标准。而高校企业以资本运营、成果转化、产品研制、开发和销售为主要任务,以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和价值标准。高校具有相对的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排他性、独立性、原则性,与具有自主性、盈利性和风险性的企业相比,有本质上的差异。高校创办企业后,不可能把追求利润和规模扩张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否则将造成精力和资源分散,削弱教学、科研本业;而投资和扩张是企业的天然冲动。因此,高校内生型技术转移模式的根本制度缺陷在于,高校不可能既扮演好技术完成人,同时也扮演好风险投资商以及高科技企业管理人等多重角色。   

高校孵化科技企业,破坏了科技经济大循环的运行机制,不仅导致高校企业规模小、摊子多,更造成“工厂里读书声朗朗、学校里机器声隆隆”的社会分工混乱的状况,既浪费了大量的技术开发人力、物力资源,又加剧了封闭倾向,不利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1/6的高校所属企业创造了全国高校产业90%的年销售额的背后,是社会资金和珍贵上市资源过于向著名学府倾斜,打破社会的科技投资的均衡性和自然性;人才易出现近亲繁殖,缺乏多样性、包容性和杂交优势;企业的社会性和公众性的特点无法显现,这种校办企业仅是延续承载某种体系的外延和某类群体的社会团体,有垄断社会资金资源和截留人才的弊病。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继1999年下降2位,列第31位。对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影响最大的两项指标是“企业间技术合作”和“企业与大学问技术转移”。前者排名第35位,比上年下降10位,后者排名第30位,下降7位。而这两项指标正是近年来衡量国家技术创新成效的关键指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的创新机制是否完善。一个国家技术交流、知识流动迟缓的原因有多个方面,诸如知识产权的合理认定与有效保护,社会深层文化积淀对企业合作精神及对“竞争性合作”观念形成的影响等等。我国知识技术交流与合作状况评价下降,可能与高校技术转移的内生型模式有关。   

此外,资金严重短缺已成为高校企业发展的瓶颈。   

高校企业由学校投入资源,是我国高校企业创办以来的持续不变的观念和投入方式,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发展的规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高校兴办的企业有半数存在投入不足、虚假验资的现象。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传统型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或者产品更新换代的大发展,如婴儿嗷嗷待哺。   

高校企业缺少与市场相联系的制度安排,缺乏激励和制约机制。   

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产权安排和组织安排两个方面。在高校产业的产权关系上,目前高校企业大部分都是由高校直接投资建立起来的,其法律意义上的归属当然是非常明确的。但是,由于事实上产权安排不当,高校产业普遍存在着产权界定不清、经营性资产不分,以及权利和利益不对称等问题,致使校有资产的责任者多数不到位,企业注入财产权大多数不到位,企业的运营规范大多数不到位。   

在高校产业组织安排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缺少一个职业企业家的形成机制。现代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掌握娴熟的管理技能和超常决策能力的专业人员来经营和管理企业。这种以企业作为终身追求的靠企业发展来获得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人才,便是职业企业家。职业企业家把自身与企业利益融为一体,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在旧体制下建立起来的高校产业.有很多是由高校组织人事部门来任命经理人员的。这些人员不仅没有改变高校事业部门成员的身份,而且还有相应的行政级别,依然享受原来的待遇。因而他们的行为取向必然表现出多面性。作为经营者,他有尽力经营好企业的责任;作为行政管理人员、职位的晋升是他的奋斗目标,在这样多重目标的矛盾冲突中,他们很难将经营管理高校产业作为终身的事业和职业来追求。   

(二)高校企业发展走向分析   

高校企业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社会化、市场化,最终成为社会的企业,而高校将以控股或占有部分股权和以技术为依托,通过现代企业制度所规范的方式和程序,使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保证。   

1.高校功能定位的转变   

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当是社会企业。高校将从直接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转变为从事技术创新和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   

2.企业投资主体的转变   

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和经营结合,走社会化的道路,是高校产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高校技术转移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具有科学眼光的企业家与具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的通力合作。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校办企业成为仅有高校参股的社会企业的转变,进而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无论是谁,只要利用了高校的高科技成果而形成了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就是大学的衍生企业。   

3.产业方向选择的转变   

(1)投入方向定位。高校发展产业,应扬长避短,集中优势,以科技产业为主,尤其是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从国外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科学衍生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第二产业很少,第一产业几乎没有。从技术方面看,高校产业主要是以技术周期短、技术密级较高、以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居多。从高校的分布来看,能够发展衍生企业的主要是研究性大学,实力较差和条件相对不足的高校,几乎没有什么衍生企业。   

(2)投入形式定位。一是利用自己的周边优势和较为优惠的条件,吸引一些拟发展科技产品的企业到校园周边兴办企业,组建高新技术的工业化试制基地。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原来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得以为高校创造财富,同时也可以建立同企业的多方面合作关系,为高校其它资源的有效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利用高校研制的高科技产品,吸引社会风险投资企业家对高校的科技产品进行投资,高校只是在技术上、人力上给予相应的辅助,其兴办企业的风险性由企业自行承担,高校按所投入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或付出的劳动代价获得相应的报酬。   

三是利用自己的高科技人才和实验技术设施优势,与企业联办或成为企业的研究开发基地。这种联合首先应在理顺关系的基础上,在不改变高校研究机构所有权的前提下以及建立起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下进行,其主要形式有:①根据高校的研究优势和实验技术设施,由企业出资按一定要求、形式,委托高校进行科技项目的研究;②由企业出资,高校出人力和技术等合办研究机构;③高校设立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④以高校的实验技术设施为依托,按企业的要求和资金的投向,在高校或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工业化试制基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工业化试制;⑤高校可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派一些科学研究人员、教师等参与企业的重大技术改造、技术项目的论证,也可以作为企业的技术顾问或技术人员;⑥高校为企业组织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⑦企业为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提供生产实习或试验场所;⑧高校定期与企业交换信息资料,进行科技交流等活动;⑨学校定向设置企业所急需的专业,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⑩高校可将学生或青年教师派到企业进行实际生产操作等方面的锻炼,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是以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工业化试制为主,参与国家以及地方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作者: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常向阳 袁靖宇 来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东华众创空间公众号东华众创空间公众号